本文转自:中国组织人事报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才。近年来,河北饶阳县立足当地果蔬产业优势,多措并举盘活本土农技人才,助力乡村振兴。
给农民戴上“职称帽”
“没想到我们这些没有正式工作和编制的农民也能拿到省里给的职称。”作为饶阳县首批持证上岗的“土专家”,农民技术员牛建体兴奋地说。
为解决乡土人才身份问题,进一步凸显人才身份价值,2020年在县委组织部推动下,饶阳县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改革工作,制定印发了《饶阳县关于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》,打破身份、编制、学历等限制,先后为77名农民技术人员成功申报职称,充分激发了乡土人才服务“三农”的工作热情。
对于获得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,组织部门也优先给予激励保障。其中,8名农民高级技师获评“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”;2名农民高级技师被评为“饶阳英才”;10名农民高级技师和1名农民技师被聘为县级“特聘农技员”。
培育现代化“新农人”
“伴随着智慧农业、农村电商、农村物流等新业态的出现,以及无人机、物联网等‘新农具’的应用,农民对农业技能需求越发多元化,迫切需要掌握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。”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负责人周怡说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县委组织部专门搭建了培训平台,建立了专家咨询机制,通过聘请农业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专家、教授及农业系统专业技术骨干,采取理论培训、现场实训、观摩学习等形式,为本土人才“传经授道”。同时,组织农民到山东寿光、禹城等地学习先进经验,鼓励300余名农技人才报考大中专院校继续深造,全面提升学历知识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。
灾后重建“显身手”
“被水淹过的葡萄,现在要适当摘除新叶片,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……”2023年,饶阳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,作为农民高级技师、葡萄种植专家的刘永生,第一时间下沉受灾村,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,指导果农、企业开展自救。“救灾期间,我手机24小时开机,老乡们有问题,我随时可以答复,算下来,我大概在微信上远程指导了400多人。”刘永生回忆道。
为加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,县委组织部统筹110名农技人才,组建了6支流动服务队,分赴65个受灾村,指导群众灾后生产自救,累计解答农户咨询6000余人次、发放明白纸2万余份、服务受灾耕地16.3万亩,有效减少了农民损失,加快推进了全县灾后恢复重建步伐。
奏响产业“振兴曲”
眼下,大棚里的桃树到了疏果的季节,在饶阳县大官亭镇脱贫村王岗村的一处温室大棚内,作为当地农技师和县级特聘农技员的艾建立,正在给果农传授技术经验。“以前我是种陆地桃树的,今年是第一次种大棚桃树,幸好有艾老师的帮助,才让我顺利完成了疏果。”王岗村村民纪素忍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在县委组织部的推动下,县农业农村局与包括艾建立在内的11名特聘农技员签订了聘用合同,帮扶指导全县83个脱贫村的农业生产工作。艾建立不仅无偿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,还依托自己创办的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,带领群众“抱团”闯市场,拉动2万余名群众增收7000余万元,该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“国家级示范合作社”,其本人被评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。
“我们不仅重视人才培养,更注重发挥人才的示范带动效应,构建起了‘专家+农技师+农户’的服务帮带模式,在77名农技师的带领下,目前全县有400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,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。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崔雷说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icash.cn/zsfx/12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