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立兴边富民和民族团结进步典范

本文转自:云南政协报

树立兴边富民和民族团结进步典范

——绿春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助力村民自治共建“无毒边境村”

树立兴边富民和民族团结进步典范

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会场

■通讯员赵应高文·图

5月23日下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,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骑马坝乡杯倮村委会召开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场议事会议的主要参会者、主要发言人、议题主要落实人,都为杯倮村村民。

杯倮村委会地处中越边境线,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26户1002人,主要居民为哈尼族和拉祜族。近年来,在省、州、县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,杯倮村深入实施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,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、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。在建设好边境村寨公共设施、培强致富产业、增加村民收入的基础上,如何加强边境村寨社会治理、提升村寨文明水平、树立兴边富民和民族团结进步典范,成为县委、县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,也成为杯倮村广大村民村前巷尾、茶前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。基于此,绿春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州政协组织“开展院坝协商·建设文明村寨”会议精神,着眼绿春边境治理方式仍需改进、边境禁毒工作仍需加强、边境村寨文明水平仍需提升,将2024年院坝协商的重点聚焦到“杯倮村村民自治共建无毒边境村”这一议题上来。

会前,县政协组织提案委和县委政法委、县禁毒办等相关部门人员,深入杯倮村调研,广泛听取杯倮村干部群众意见建议,形成完善工作体系、加强宣传教育、修订村规民约、狠抓堵源截流等6个方面12条问题清单。

会上,县政协委员、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群众代表,重点围绕如何发挥村民在边境村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群策群力建设“无毒边境村”、提升边境村寨治理和文明创建水平,踊跃发言、各抒己见,达成了共识:在完善禁毒群防群治体系方面,调整充实禁毒护村队、妇女小分队、村民网格;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方面,通过村民外出务工微信群等加强禁毒宣传教育;在修订禁毒村规民约方面,规定涉毒违法犯罪村民农户,不得享受边民补助等国家补助性惠民政策,不得参与村寨重大民俗活动等。

通过开展院坝协商,有力助推了杯倮村村民自治水平提升,推动了“无毒边境村”建设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icash.cn/zsfx/1686.html